“梅花”震我心

2011.08.11

       预测中的“梅花”如同六年前 的“麦莎”一样声势浩大,令人胆战心惊,抗台工作一刻都不能懈怠。回想为迎接抗台的一幕幕,疲惫中带着几分惊喜,让我们领悟到齐心协力、众志成城的力量,更让我们体会情到深处无所惧的魅力。
       早在台风降临的前一周,服务中心就有了初步行动,密切关注气象预报。当得知“梅花”威力凶猛,可能在宁波一带登陆的时候,一系列的抗台准备工作开始了。
        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召开抗台专题会议,会议中大家群策群力,把抗台所需的准备工作想得细致周全,并以书面的形式详细记录。然后按照罗列的事项落实到人。客服部第一时间向业户、施工单位、员工发放台风“梅花”的紧急通知,提醒他们做好防台措施,确保人身、财物安全。为了保证台风期间通讯畅通,客服部按服务中心的要求,把每位员工的手机号码打印出来发到各位主管手中。维修部对大楼所有设施设备、机房进行全面、仔细地检查,对重点、薄弱部位进行加固,不放过一处盲点。环境部积极准备各项防台物资,确保各部门在抗台期间的后勤保障。秩序维护部对大楼的所有区域分组进行仔细巡查,特别检查门窗是否关闭。为了防止雨水倒灌,服务中心组织购买大量的沙袋堆放在各主要通道,为避免浪费或不足,在统计沙袋数量时,我们测量了每个通道的尺寸,做到按需购买。
        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,当我们满怀信心迎接“梅花”到来的时候,一项特殊的使命降临了。8月6日,接到公司的指令,告诉我们将有近300名文化广场的施工人员来我服务中心避台风。接到命令后,我们的心更加揪紧了,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组织、纪律、配合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概念。听施工负责人说,很多工人很不情愿离开他们的住所,这样无疑又给我们增加了管理难度,但我们没得选择,再大的困难也得想办法扛过去。我们琢磨着,要使他们的情绪平稳过渡,唯一的、最好的办法从服务着手,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关爱,不跟我们有距离,从而服从我们的管理。
        想法出来后,所有的工作围绕服务展开。首先从选择舒适的安顿地点着手。原先想着安排在B楼4层精装修的房子,但到实地查看后,被我们否决了,因为台风天门窗肯定紧闭,三百号人集中在几个办公室内肯定闷得慌,再者,住在楼层行动不方便,这样一来,肯定会加深他们的怨气,更增加了我们的管理难度。最后,经过我们的反复考虑,决定安排在A楼一楼大厅,通风好、宽敞、洁净明亮,既方便他们进出,又方便我们管理。
        下午2点半时分,第一辆装着几十号人的大巴停在大楼北门处,随即一群男女老少从车上缓缓下来,他们中有些打着赤膊,有些手中抱一个小孩,背上又背一个,有些提着铺盖……神情各异,有疲惫的,有纳木的,有新奇的,又有不善的,接下来的几车人员的情况几乎雷同,我们的心随之变得骚动不安。
       所有该来的人员全部到位了,施工方负责人首先发言,告诉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,希望大家克服种种困难。接着秩序维护部主管和服务中心经理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,言词中带着亲切、带着关爱、带着与他们共患难的决心,并真诚地希望能服从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,让这一天变得与众不同,更具意义。自发的、热烈的掌声说明安抚工作的第一步我们成功了。有了好的铺垫,后续工作轻松自如。为了能使他们更快的适应、熟悉环境,在大堂内,我们作了很多临时标示,表明卫生间、茶水间的位置,设置禁止标示让他们遵守,配置了足够的垃圾桶供他们使用,拿出秩序维护部使用的茶水桶,烧着一壶壶开水,还告诫员工不能对他们有任何歧视,奉献自己最美的微笑,对待他们如同事、领导般热情。
        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,经过短时间的磨合,我们与这些人员建立友好的感情,他们不拘束了,他们笑了,他们会亲切的跟我们打招呼了,他们离开时有点不舍了。
        这次抗台服务中心共有16名员工通宵值班,他们无私奉献,无怨无悔,脸上始终绽放着灿烂的笑容,那些没来的员工同样带着积极的心态随时待命。“梅花”没有正面袭击固然是好,但对我们来说似乎又带着一种遗憾,因为我们失去了一次能真正考验我们的机会。(东部新城B-10 应小儿)

地址: 宁波市中山西路138号天宁大厦21楼
传真: 0574-87304290
邮编: 315000
邮箱: nbtnwy@163.com

在线留言:

  • *姓名:
    *电话:
  • 项目名称:
    邮箱:
  • 留言内容: